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00311
前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陈继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409KB,2页)。

    陈继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在前交通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DSA影像诊断结果和介入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通过DSA确诊后均采用微导管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选用电解弹簧圈。78例患者中74例动脉瘤完全闭塞,3例遗留微量残颈显影,1例死亡。治疗前和出院时GCS评分有明显改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均经DSA检查,均显示动脉瘤闭合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永久性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电解弹簧圈进行微导管栓塞介入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介入 治疗

    【分类号】R743.3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最好发的部位,发生率约为30%,此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也是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前交通动脉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该区域血管复杂,解剖特殊,因此采用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向上生长的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的处理极为困难[1]。伴
------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最好发的部位,发生率约为30%,此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也是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前交通动脉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该区域血管复杂,解剖特殊,因此采用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向上生长的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的处理极为困难。伴随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微导管技术在脑血管造影的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不断涌现,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前交通动脉瘤由于病情的危重以及后遗症多,介入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为进一步明确介入治疗的效果和价值,现将本院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前交通动脉瘤78例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9KB,2页)